“钱要花在刀刃上!”——是每一个精打细算过柴米油盐生活打工人的消费准则。
近日,大家突然发现,原来购物时光看价格是远远不够的,产品重量也得仔细看清楚,价格÷重量=性价比,性价比高的商品才值得买它!
“衡器”源于“度量衡”一词,据《辞源》释义:“测长短之器曰度;测大小之器为量;测轻重之器为衡。”其中,“衡”就是指衡器。
国际法制计量组织( OIML )1992年公布衡器定义为:“利用作用于物体上的重力来确定该物体质量的计量仪器(该仪器也可用来确定作为质量函数的其他量值、数值、参数或特征)称之为衡量仪器。”
国家标准 GB / T 14250-1993对衡器定义:“利用作用在物体上的重力等各种称量原理,确定质量或作为质量函数的其他量值、数值、参数或特征的一种计量仪器。”
朴素的说法是,“衡器”是用于确定物体质量的一种计量仪器,根据不同特征与功能分为天平和秤两类。天平准确度较高,通常在实验室内使用。秤使用性较强,通常以工作计量器具形式广泛用于大、中、小各种质量量值计量,因此,日常生活中将各种秤称为"衡器"。
史料记载,原始社会末期,商品交换出现后就产生了度量衡,最早文献记载于《大戴礼记·五帝德》。公元221年,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制度,颁布诏书制定度量衡法规,规定衡量单位为:一石等于四钧,一钧等于三十斤,一斤(等于现在的256克)等于16两,同时规定:衡器允许误差须在0.8%以内,每年至少校准一次。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“衡器计量”制度。
一言以蔽之,衡器计量就是对衡器进行校准或检定,保证其确定物体或物质的质量准确可靠。商业贸易活动中,大量结算仍然依据质量参数,衡器成为必不可少的计量器具,要建立文明经商、公平买卖的社会主义文明市场,保证消费者利益,防止短秤少量,衡器出具准确、可靠量值至关重要,可以说,商贸活动离不开衡器计量。除此以外,衡器计量在农业、军事、国防、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也具有广泛应用,加之,质量是七个基本量之一,几乎所有导出量直接或间接与其相关,因此衡器计量在整个计量领域具有特殊地位。
衡量单位
衡器称量的对象是物体或物质的质量,国际单位制里重量指的是质量,日常生活与贸易中,人们更习惯将质量称为重量。
重量=质量
衡器计量类属质量计量,质量是自然界中最基本、最主要、最常用的一个物理量,计量单位为“千克”,是国际单位制 SI 中7个基本单位之一。
“千克”在1791年制定长度单位米时已被确定,当时采用1立方分米的水在最大密度(4℃)时的质量称为1千克,1千克=1000克=1000000毫克。通常,化妆品、药品的含量以克为单位,食品营养成分表上膳食元素含量以克或毫克为单位。